《考场素材:创生共享,连时代之网_900字》 <p>虽然互联网诞生至今才仅仅50年,却毫无争议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。它诞生的意义,不亚于“蒸汽机”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,不亚于“电”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。</p><p>互联网,从形式上看,是一种创生、共享的信息集成平台。</p><p>当今的我们是通过手机、电脑等硬件设备浏览、查找或创生、共享信息,而古人虽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,但从某种程度上说,“书”就是古人的“互联网”。</p><p>从先秦到明清,无数经典的“书”在作者们苦心孤诣地“创生”之后,被共享到了从《诗经》到《红楼梦》这些知名信息集成平台上。</p><p>下面,不妨以被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为例具体说明。</p><p>经过多年的行走考察与惨淡经营,司马迁将他所感知的“人与人、人与事、人与自然”等“互动的”历史“连接”在一起,编织成了一张丰富多彩的网,拥有着“斯须九重真龙出,一洗万古凡马空”的气魄!</p><p>“十表、八书、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”等框架是司马迁所创生的“互联网”中的“节点”。通过这些“节点”,对“上计轩辕,下至于兹”中那些典型故事感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《史记》这个纸质创生、共享的“平台”瞬间“跳转”到相对应的“链接”上,如《荆轲刺秦王》《鸿门宴》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等。</p><p>因此,虽然互联网诞生才仅仅50年,但是“互联网思想”却诞生了数千年。</p><p>记得宋初名将曹翰在《内宴奉诏作》一诗中曾说:“臂健尚嫌弓力软,眼明犹识阵云高。”眼下,我们在庆祝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之际,我们更应该一起去思考,思考下一个50年里,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思维,建立自己的个性化互联网?</p><p>网络千万条,合适第一条。南辕若北辙,亲朋两行泪!</p><p>我想,“方向”是我们的“鼠标”,“态度”是我们的“键盘”,“坚持”是我们的“主页”。</p><p>那时,也就是互联网诞生100周年之际,我们已经年近古稀。</p><p>那时,如果还没有拥有自己的“局域网”,那将是十分遗憾的。只能拄着拐杖在江边来来去去,满心惆怅,哀叹“折寄遥怜人似玉,相思应恨劫成灰”的悲伤曲调。</p><p>不过,只要我们真切努力过、追逐过、拥抱过整个的过程,也算不枉此生了。</p><p>正如2019年春晚的歌曲《我们都是追梦人》所唱:“最美的风景是拥抱。”建立过自己的互联网,连接过自己与时代的独特“网页”,便是镌刻在我们此生中最美的风景。</p> 网站名称:九猫作文网 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9mcr.com/kaochangsucai/700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