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年级读后感:《文化苦旅》读有感_1200字》 <p>路为纸,地成册;行为笔,心当墨。</p><p>——题记</p><p>乘一只纸舟,踏一路荒芜,把历史的尘埃变换出沧桑的色泽,走走停停,品味苦涩,俯首取一勺秋水,自万代浮生多少悲秋,酿成一盅文化醇香,来一场精神的修行。</p><p>暑假里读了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,感受颇多。</p><p>一字一字,是旅行的脚印,深浅不一;一句一句,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,弯曲绵长;一页一页,如一舀甘甜的泉水,似一碗浓厚的热茶,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。慢慢品尝,总有几句话值得去反复回味,让我心中的感情为之沸腾,有一种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爱。</p><p>他从敦煌走来,在大漠孤烟间远眺落日下的莫高窟,感叹磨蚀了风华的阳关,乘一叶扁舟南下,路过壮美的三峡,品白发苏州。他是文化的苦行者,用笔记录那文化长河曾留下来的印记。</p><p>无需华丽的词藻来凸显文章的深度,听他娓娓道来,感受到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,总是有无尽的柔情,总是有磅礴的气势,总有那份使人身临其境的魅力。余秋雨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,焦灼后的会心,冥思后的放松,苍老后的年轻。</p><p>通过他的文字,我们看到中国好些曾经的辉煌,仅仅是敦煌的璀璨足以让人们在久远的世纪里于世界文明史上闪耀。而一代又一代的文人,他们用笔尖刻画,用生命堆砌出不朽的成就让后人惊艳,让中国直到千年后的今天,仍为之骄傲。上天不仅赐予中国人智慧而富有哲理的头脑,更给予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。用庐山的云雾点燃诗意,用西湖的秀美增添柔情,用狼山的巍峨平添豪气,用山山水水孕育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。</p><p>而作者不止步于华丽的表面,一路风尘仆仆,踏遍千山万水,他在山水中解读历史,在历史里解读文化。那双锐利的双眼更看到落日中的道士塔,歪扭着被映照出血红色,好像一个可笑的标志,藏着屈辱的历史。</p><p>他看到天一阁的层层围墙,围住文化传承的凄苦悲怆。小小的书阁的历史重量太沉太重,世代的族人用严苛的族法守护着祖辈遗留的珍贵遗产。世上多少藏书或流于海外,或杳无音信。岁月将古拙的裂痕爬上旧时的木窗,风过纸颤,徒留一声叹息。</p><p>没有人可以永远活在曾经,终有一天,一切都会变得荒芜,历史的尘埃是留不住的。多少学者沉浸在凭吊的悲伤里,永远无法正视现实,从废墟中走出来。而作者从历史的风云中走过,用宽大的胸怀,宁静的心境和严谨的态度坦然看待这一切,触摸废墟,感叹曾经的华美,静静思考、文化、历史、天地、自然的关系。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,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。只有真正读懂了历史的人,才能有勇气眺望未来前进的方向。</p><p>他从上海外白渡桥的影子里经过,和外滩上遗留的近代西方建筑对视,终于走进浦东,走上盘旋的高架桥,走进上海蜂拥的人群中。抓住时代的潮流,去感受,去体验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形成的崭新的文化,欣赏文化的天空中那独树一帜的全新色彩。</p><p>他从古老的驼铃声里走来,向高楼大厦间走去。</p><p>他从小桥流水间走来,向车笛喧嚣中走去。</p><p>行者,永不停步;文化,永不停息。脚步已超越时空的限制,由心灵做一次历史的漫游,文化的苦旅。也曾害怕没什么能阻挡文明的终将流逝,不过幸好,有人以行为笔,以心当墨,写下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感悟,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文化灵魂。</p><p>我们应当感激,曾经还有这样一个人在文化的长河畔,且行且吟,空谷传响,歌声嘹亮。</p><p>所以,执一杯清茶,坐在书桌边,和作者一起,来一场精神的修行。</p> 网站名称:九猫作文网 文章来源:https://www.9mcr.com/chusanzuowen/639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