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圓北大_1500字
![](http://m.jmwcn.cn/template/tpl/image/blank.gif)
-
+
成熟大叔
溫柔淑女
甜美少女
清亮青叔
呆萌蘿莉
靚麗御姐
E度網(wǎng)專稿 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載
炎炎夏日還未過去,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然結束。筆下硝煙已散,而當我捧起從遙遠的未名湖畔寄來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時,心中依然久久不能平靜。作為一名準北大生,帶著隨之而產(chǎn)生的自豪,回首揮汗蹣跚的高中歲月,我始終堅信——一分耕耘方有一分收獲。這時有的同學不免心生疑問了:同樣是努力,為什么有的同學收獲了一份辛勤耕耘的果實,而有的卻頻頻感嘆“早知今日,何必當初”呢?其實,許多事情都是一樣的,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那就要講究方法。我總結了一下我一路走來的有關學習的方法,雖談不上什么經(jīng)驗,但也是本人的一些見解。
首先,學習需要興趣。我常常聽有些同學抱怨說:如果不是因為高考要考,我才不會想學XX學科呢。孰不知,不愿學與不去學無非是以五十步笑百步。從客觀上講,沒有興趣,就沒有激情,而沒了激情,又怎么會愿意為之去專心奮斗。所以結果就可想而知了——成績得不到提高。而從主觀上來說,我們平時學習的語數(shù)外、理化生,其實無不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語文、英語教人以交流的藝術,數(shù)學教人以邏輯,理化生教我們認識自然,認識自己……想想這些,我們怎么又不會抱以十二分的熱情去為之而努力啊。所以與其天天生活在苦悶中,倒不如主動地對自己所學的東西培養(yǎng)興趣。這樣做,你會漸漸感到學習變得輕松了。
解決了興趣問題,下面便可以揚起各個學科的風帆,調整方向,向著勝利奮力駛近了。對于學科學習,我也有些個人的看法,不免想拿獻出與諸君共勉。
對于語文,很多人似乎覺得語文不但要記的量很大,漲分還很難,所以就不重視。其實這是個很嚴重的錯誤,我想說的是,想真的學好語文確實難,但是,漲分卻并不難。著名的新聞觀察員白巖松說過:“語文的核心在于表達。”而表達則在于生活,生活是終生的,因而語文的學習也是終生的,要始終抱著一種生活中學習的態(tài)度去對待語文。對于語文考試,它還注重的是你的文學素養(yǎng),即你的積累與積淀。而怎樣獲得這些積累與積淀呢?我認為同樣在于生活,作為中學生,因學業(yè)負擔而無暇顧及生活,甚至把生活最簡化,讓時間給學習,這無疑是本末顛倒、得不償失的?,F(xiàn)在的語文考試試題取材往往來自生活中的事情,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,都與生活“難脫干系”。因此,想學好語文,首先學會做一個善于生活并且善于觀察總結的人。
對于英語,有很多人也陷入一種誤區(qū),即是為了考試而側重書面英語,拋棄口語。對此,我想說說我的看法:書面英語好的同學口語不一定行,但口語好的同學,他/她的總體英語水平絕對不會差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原因很簡單,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,是一種交流工具。能很好掌握口語的同學,首先他/她的聽力水平肯定很優(yōu)秀,而對于其他題型,如:單選題、完形填空題、閱讀理解題等,我認為他們的優(yōu)勢在于語感,語感在某些時候是對語法的一種補充,換句簡單的話來說,就是你可能不知其所以然,但能知其然——語言的魅力便在于此。因此,把每天的時間擠一擠,用來訓練你的口語,是學好英語的一條終南捷徑。
對于數(shù)學、物理,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很多優(yōu)秀生或許曾經(jīng)都對之無可奈何。在題海戰(zhàn)術久攻不下的情況下,我就反思了:既然這兩門學科都以邏輯性為主,我何不以邏輯的方法對之進行破解。我認為這像極了我們先輩的五行八卦說,所謂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”,又所謂“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推之而無窮盡”。因此對于千變萬化的題目,我們就應該抓住它們的題型,歸納書本的原理,總結自己的方法,即所謂“以不變應萬變”。
而對于化學與生物這兩門學科,我個人覺得文理各占一半,邏輯與記憶并重。面對多而繁雜的知識點,我們要做的絕不是機械的背誦,而是科學有條理的構建框架,真真切切的在腦海中打下烙印。有了這些理論基礎,再去解決那些略帶邏輯性的題目,何愁不能運用自如,得心應手。
其實,說了這么多,歸根究底還是在于我們自己,就是一定要自信,不要自卑。以前沒學好,并不是一件無可挽回的事,畢竟未來的學習之路還很長,前事不忘后事之師。某次考不好了,也不一定是件壞事,也許你可以從中更深的了解自己的缺點,并且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辦法,這也許可以作為你下一次考好的一個動力。最后,我用李白的一句詩來結束我的文章: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!
江西臨川二中高三:萬琦瑋